為什么不同的人口味喜好不同?口味的不同是否與人的本質區別——基因有關呢?答案是肯定的,而且飲食喜好不只與味覺基因有關,與嗅覺基因也有關系。
拿香菜來說,喜歡香菜的人吃什么都想放點香菜進去,厭惡香菜的人聞著味道就有一種本能的排斥。不同人群間,討厭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極大差別,2012年兩位加拿大科學家統計發現東亞人討厭香菜的最多,有21%;拉丁裔和中東地區討厭香菜的人比例最低,分別只有4%和3%。研究發現這是11號染色體rs72921001的位點多態性的緣故。而且,如果OR6A2嗅覺受體基因出現變異,就會明顯表現出對香菜的排斥,聞起來覺得有似堿性肥皂味。
從源頭上說,我們的味覺基因包括“酸味”“甜味”“苦味”“咸味”“鮮味”五個大類。酸、甜、苦、咸、鮮是基本的味覺組成,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一些與味覺能力相關的基因。
苦味味蕾是口腔中最發達的味蕾,苦味基因也是味覺基因中種類最多的,達數十種,這也表明苦味基因是受到自然選擇而被最多保留下來的基因,說明對人體有幫助。比如,有種苦味基因為TAS2R16,這個基因強的人對苦味敏感,能嘗出植物中常見的吡喃葡萄糖苷類毒素。
甲之蜜糖,乙之砒霜,所謂“眾口難調”大概也就是如此吧。